根在大陆---访台湾政要马英九的姨妈秦昭熙女士
在岳阳市长岭炼油厂家属区内,居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她的名字叫秦昭熙。大家除了知道她是一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退休女教师外,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台湾还有一个家庭显赫的大姐,更不知道在台湾政坛名声大显的马英九,就是她的姨表侄。
三月的阳光,分外明媚。记者和民革岳阳市委的同志一起慕名拜访了秦老人家。
厚道谦和的老人
熟悉秦老的人都说:她老人家不喜张扬,不太愿意接受采访。因为她是民革党员,记者通过民革岳阳市委找到民革云溪支部副主委黄旭刚,才联系到了秦老。因为他们都是民革党员,又都在一个支部,同时还是好朋友,,秦老便不好再作推辞。
黄旭刚同志是前不久才调入云溪区教育局的,他说:秦老是一名民革老党员。原在湖南宁乡教书,到岳阳后,也是从事教育事业,有着30多年的教学经历。今年78岁了,尽管她爱人易江瀛先生(湖大化学系毕业,中学教员)去世已经十多年,但她因为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把读书看报作为休闲,现在,生活能完全自理,各方面状态都很好。她厚道谦和,乐善好施,在街坊邻里中德高望重。
说话间,不知不觉我们便来到了秦老所在的生活小区。推开院子的铁门,一栋简陋的房子呈现在眼前。因秦老的家就在第一栋的一层楼。一进门,我们便听到了秦老的声音。见到清洁的环境、整齐的摆设,让人感觉到了主人的细腻和质朴。见我们到来,头发微白,精神矍铄的秦老便一下子忙开了,端水、递烟,很是热情。从这些细微的动作,秦老谦和的作风,确是名不虚传。
姐妹长期分离
随着话题的敞开,秦老开始慢慢讲起了她和大姐秦彤熙(曾任台湾国民党高级官员)等人的事情。秦老说:她老家在长沙宁乡县农村,和大姐都住在同一个地方。在老家,她们的家族还是很有威望的,也特别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在那里,她们度过了人生最快乐的童年。由于二人之间没有几岁的差距,关系十分要好。小时她们天天在一起,是形影不离的伙伴。长大后,大姐便因为上学的缘故,离开老家到长沙读书,由于各种原因,秦老没有和大姐一样去长沙上学,而是选择留在老家。即使在长沙上学期间,二人联系的时机也特别多,逢年过节、祖母等人的生日等重要日子,大姐都会按时回老家。只要聚在一起,二人又有说不完的话。
大姐上学之后,结识了当时在国民党机关工作的马鹤凌(即后来的丈夫,曾任国民党高级官职)。大陆解放的前些日子,大姐突然和娘家人失去了联络,作为妹妹的秦老也不知道姐姐的去向。当时,老家人也没有太在意,毕竟时局不稳,以为是暂时联络不上。但是,随着全国的解放,大姐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后来,老家便有人传言大姐已经和夫家人去了台湾。
对于这段日子,秦老不愿过多提起。
久别再重逢
文化大革命过去了,秦老和家人的社会、政治生活也恢复了正常。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一些当年到台湾的人都开始和大陆的亲人联系。不久,秦老也有了大姐在台湾的消息。在大姐传递的信息中,秦老和家人了解到了大姐家庭状况。让老家人高兴的是,大姐的儿子马英九才华出众,在台湾政坛十分显眼。当第一次接到大姐的电话时,埋藏在秦老心中多年的话语难以诉说。大姐和老家的联系增多后,家人都盼望大姐早日回家看看。
上世纪90年代初,阔别老家40多年的大姐回到了老家。大姐到长沙后,秦老和大姐终于见面了。对于当时的情况,秦老还是记忆犹新。那一天,大姐刚下飞机秦老便赶到了大姐所下榻的宾馆。为了早点见到大姐,秦老和另外一个妹妹急冲冲往宾馆大门走。快进门时,她们便被值勤的保卫人员拦住,不让她们进去。听秦老姐妹说明来意后,保卫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进行请示。很快便被获准进入宾馆。见面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外人无法体会。儿时的小姐妹,相隔几十年都已经露出白发,都已成为老太太。那一刻,她们有太多的话要说,太多的思念要倾诉。几十年的牵挂和思念终于有了一个了结。当时,他们聊了很多很多,真想一下子便将所有埋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那天,他们相聚集在一起,打开了几十年尘封的话匣子。随后,几个姐妹又在一起拍照,作为纪念。
虽然时间过去了10多年,但是,这些照片还被老人珍藏在家中。只要想念大姐,她都会翻开相册,看看大姐。
大姐自从第一次回到老家后,随后的10多年中,相继回老家几次。在回老家期间,大姐参观了许多地方,亲眼看到了大陆的许多变化,对家乡的变化显得很高兴。
在秦老大姐等四姐妹合著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记者发现多首描绘祖国大陆日益变化的诗歌。其中,一些诗歌中流露出了强烈的思乡感情。大姐回老家时,虽然每次都是行程安排紧密,但是,作为特殊的客人,大姐每次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热情款待和礼遇。对于故乡人这么的热情和友好,已经对故乡有些模糊的大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只要回到老家,大姐都有很高的兴趣,都有很多话要和老家的人讲。特别是作为儿时的亲密姐妹,她和秦老等姐妹之间更是有说不完的话。
秦老的大姐和姐夫返回台湾后,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一一给儿子马英九作了介绍。
想到台湾走走
虽然大姐的家在台湾,并具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秦老却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年节和其他重要的日子之外,她和姐姐一家人的联系很少。大姐一家远在台湾,他们的工作都很繁忙,她和家人也很少主动联系。如今,秦老的日子过得安定,自己的儿女都早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家庭和睦,她自己对于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作为还有一个在台湾显赫的姨侄马英九,她很少在人面前提及。不但周围的邻居不知道,她以前工作的单位同事也不知道。就是对自己的儿女,秦老也很少提起大姐一家的事情。直到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才知道在台湾有一个年长母亲10来岁的姨妈,有一个在台湾政坛地位显赫的表哥马英九。和母亲一样,他们也是持着一种平常心,很少向人提起自己姨妈家的事情。
她说,亲情永远是无法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的。虽然自己和姨侄马英九没有直接的交往。但是,秦老经常能从电视新闻等媒体上了解到马英九的消息。作为姨妈,她比常人更加关注这些报道。
“我还是要到台湾走一走,亲自去看看姐姐和她家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秦老表达了她一个强烈的心愿。虽然秦老在退休后便很少外出,特别是在丈夫去世后,她呆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她还是希望到台湾走走,去看看自己的姐姐和姨侄。
听说民革岳阳市委今年内将有可能组织党员去台湾参观时,秦老很是高兴。她说:她完全可以在自家亲人的陪伴下去台湾。但更希望是作为一个已经退休多年的人民教师,同民革党员一道去台湾。她要负担自己和陪同亲人来去台湾的所有费用。从老人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了她想与民革党员去台湾看望大姐、看望从没谋面的姨侄的心情。
因为她坚信:大姐和姐夫的根在大陆,家在湖南!
虽然马英九生在香港,长在台湾,但他的根也在大陆,也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