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创造条件加速陆资登台
应创造条件加速陆资登台
一、对台投资是陆资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中国应该并且已经达到快速对外国输出资本的阶段。一个国家的人均年收入一旦达到2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讲,产业结构就应该进行调整,把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移至海外,以更低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润。2000年上海的人均年收入就有5000美元,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的人均年收入都达到2000美元左右。最近几年,中国一些知名家电企业如海尔、海信、春兰等纷纷到海外投资成功。而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其文化、习惯等与我们很接近。理应成为我们重点考虑的投资地。
二、对台投资有助于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台湾有较为发达的IT产业和石化等产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国际化程度高。一旦我们入主经营,是我们学习国际化经营的基地。我们将产能过剩的一些强势产业向岛内转移,既促进大陆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又得到了深入学习台湾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
三、对台投资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
对台投资无疑将加强两岸的经济联系,促进共同市场的形成,加强竞争力。贾庆林主席指出,08年3月下旬,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机。5月以来,两岸双方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相互释放善意,妥善处理了一些敏感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两岸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两岸双方必须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两岸关系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顺应两岸同胞的愿望和要求,积极抓住有利因素,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岸同胞。
四、对台投资有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岛内民众的思想动态
陆资企业入驻台湾后,必将同台湾同胞一道办好企业。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双方会有更多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我们的思想,从而也会影响到岛内的各阶层。不接触就没有沟通的机会,只要接触就会有影响。2008台湾最高领导人选举
五、对台投资有利于大中华经济圈形成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正在彻底冲击着世界原有的金融体系,世界经济正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重新洗牌,全球的目光现在高度关注着亚洲、中国、人民币和正在迅速崛起的大中华经济圈。所谓大中华经济圈,是指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之间的完全自由贸易。由于该经济圈的模式已经得到两岸四地和遍布五大洲炎黄子孙的共识,大中华经济圈的崛起已经变得势所必然。大中华经济圈在台湾虽然受到扭曲和误解,但香港和内地的CEPA却成为大中华经济圈的雏型。香港、澳门、台湾目前是中国三个单独关税区,又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自贸区谈判,亦可以看作是大中华经济圈的未来延伸。在过去的30年间,两岸四地的政治体制虽然互不相同,但经济关系却已经获得实质改善。可以乐观地说,以华人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很快将会展现在世人的前面。我们通过对台投资来改善各方的合作关系,使得各方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促成大中华经济圈的照日形成。
六、对台投资有利于和平统一
海峡两岸在绝大多数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促进双方相互投资,有利于营造一种互信互助、和平共存、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民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台湾海峡两岸经济的融合,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两岸在制度上,或者在思维上,以及过去长期的隔阂是有相当大的差距。那么说让经贸的互动作为一个润滑剂来带动两岸的关系?;褂幸欢蜗嗟背さ穆吠尽R哺枰懈鞣降牧α坷赐贫?。陆资登台两岸还需有规划。第一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方式,当然这方面前提还有一个就是台湾当局开放程度。由于目前陆资进岛还有很多法律上的限制。这个前期工作还需充分沟通。要进一步落实好温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提出的五项重要对台举措。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需众人划桨,推动陆资登台和两岸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
民革株洲彭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