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0快餐无限次_51pcmc品茶论坛,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参政议政

关于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民革常德市委  编辑:  2009-11-30 00:00:00

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发展特殊教育,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委今年对我市特殊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我市目前需要到特校就读的416周岁残疾儿童少年约2000人左右,占残疾儿童人口总数的0.25%。

全市416周岁残疾儿童少年中,已进入学校就读的共1069人(女生有509人,男生有560人)。其中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有652人,进入普通初中随班就读的有52人,进入特教学校就读的365人。1069学生中视力残疾的37人,听力残疾的307人,智力残疾的85人,其他残疾的640人。

目前我市有已建好的津市、桃源和安乡三所特殊教育学校,正在建设的一所市本级特教学校。三所特校在校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在校学生365人。津市特校12个班196人,桃源特校10个班108人,安乡特校3个班61人。三所学校的生源来自常德市各个区县市,以农村的居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教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全省现有37个县未建特校中,其中我市就有6个县(区)未办特教学校。我市3所特校居全省第9位,三所特校365个学生居全省第7位。我市规模最大的津市特教学校,在全省51所特校中居第7位,桃源居第17位,安乡居第41位。

(二)、特教学校的功能不完备。全市3所特校主要招收有听力残疾的聋哑儿童少年,365名在校学生中,聋哑儿童302人,占82.7%,弱智生63人,仅占17.3%3所特校均未办盲童班。除津市特校办有3个初中班外,其它两所均未办初中班。与全省比例,我市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处于滞后状况。目前我省已有长沙等7个市8所特校办了高中教育班,有株洲等6个市8所特校办了盲童教育班。我市桃源特校、安乡特校虽举办了弱智班,但规模很小,在校生仅63人,居全省第9位。全市3所特校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

(三)、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特教学校的建设落后。我市3所特校中,津市特校生均校舍面积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生均30㎡以上),津市特校、安乡特校校园面积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生均80㎡以上)。由于特校办学成本较高,部分专用教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特校的设备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必备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困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3所特校设施设备落后,均缺少语训室、律动室、活动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功能用房,普遍缺少康复训练器材和电教设备。政府不足也是影响制约特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五年来,3所特校均没有建设性投入,津市、安乡两地虽由政府给与2030万元公用经费,但仅仅只能维持运转,学校还要依靠社会捐赠和自筹资金才能保证开支,要进行硬件建设和其他设施建设就不太可能,到现在为止,安乡特?;姑挥卸懒⒃郝洌蚴刑匦R恢泵挥行陆ㄑ奚?。

(四)、师资队伍匮乏,教育科研不够。特校的教师师资严重老化,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缺乏。目前三所特校的73名专任教师中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27人,占专任教师的37%;后续培训的36人,占49.3%;其他管理人员10人,占13.7%。具有特殊教育学历的教师不多,许多特殊教育的教师都是从普通教育口转行而来的,只经过特教短期培训,教师不够专业化,在教学方法、教学科研等方面都需要探索和改进。另外师资不足,没有按要求配备教师。以安乡为例,现有5个教学班,应配备教职工20人,但实际只有12人。由于师资不够,许多课程没办法开设。

(五)、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度还不高,影响还不大。部分县级政府对重视特殊教育的自觉性不够,总是被动地为完成上级的要求去做工作,因此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三、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政策上给以扶持和倾斜,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的保障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强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决定》,促进我市于2007年制定的《常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落实。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认真解决好特校建设和运转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建立起由财政预算提供全面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由当地政府安特排殊教育专项资金,且随着师生人数的增多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有所增加。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残疾青年入学问题,并切实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在生源上进行沅澧分流或划片招生,来保证几所特校的生源不相冲突。我市特殊教育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我市提出“十一五”期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要达到95%以上,2010年要达到90%,目前我们距离目标还比较远。

(二)、多种形式办学,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抓好随班就读。充分利用现有普通中小学,开展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二是在条件较好、残疾儿童少年比较集中的乡镇开办特教班,吸收随普通班学习困难较大的残疾儿童入学。三是儿童福利机构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对残疾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训练。四是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种形式的特教学校??梢灾苯影煅?,也可以先办班后办校,可以办全日制学校,也可以办课程设置不齐全的学校。五是在普通中小学创造条件,积极吸收肢体残疾和有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等少年儿童入学,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使他们受到适当的特殊教育。六是大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促进特教发展。

(三)、合理调整特教学校布局,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国家对特教学校布局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我市特殊教育现状,建议特教学校布局作适当调整。一是转向。鉴于桃源特校和安乡特校规模较小的情况,建议待现有聋哑学生结业后,逐步调整办学方向,发展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的儿童少年教育。二是改造。鉴于津市特教学校有一定办学基础,建议继续由津市举办,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以发展聋哑儿童少年教育为主,逐步开展聋哑儿中等职业教育。三是抓紧建设好市城区规模较大、功能较齐、质量较高的综合性、示范性特教学校,办学规模在600人左右,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听力残疾的聋哑儿童,还应包括视力残疾的盲童和有智力残疾的弱智儿童少年。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

 

>通讯员投稿<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本站总点击量:9052991 湘ICP备18005144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爱民路35号民主党派大院 邮编:410006 电话:0731-888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