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0快餐无限次_51pcmc品茶论坛,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祖统工作

倾听历史的心跳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黄自荣  编辑:  2004-09-04 00:00:00

--读台湾血泪写成的八首诗词
黄自荣

    江山万里,诗词千秋。
    忙里偷闲喜欢涂鸦,便爱读点诗词??赡苁亲约汗侣盐?,读来读去,忽然觉得,在泱泱中国赫赫五千年博大精深、脍炙人口的诗词文化里,几乎没见过一首为分裂国家唱赞歌的什么诗词。倒是为统一国家、抵御侵略而仰天长啸的,仅是与台湾有关的就不计其数。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历尽沧桑。俄罗斯人格林将台湾喻为“太平洋上的战略美女”,令多少列强觊觎不已、垂涎欲滴,甚至呼其为“远东不沉的航空母舰”。伴随着中国人民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反分裂、反侵略斗争,振憾人心的爱国诗词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迄明以来,细读郑成功的《复台》诗、康熙帝的《中秋日闻海上捷音》、刘永福的《别台》诗、丘逢甲《离台》诗和《春愁》诗、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余光中的《乡愁》、于右任的《望大陆》等八首诗,几乎就是四百余年台湾沧桑的真实写照。
    
    十七世纪初叶,正值明清鼎革之际。1624年,荷兰人趁虚占据台湾。1661年,亡明孤臣郑成功率军从厦门出发,一举击败荷兰占领者,台湾从此回到中国人手中。郑成功即兴赋《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这首诗既写明收复台湾的决心,也隐含开发台湾的心愿。郑成功虽然尊奉明朔与清廷对抗,但对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的立场十分坚定。他在与荷兰人谈判中毫不隐瞒: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收回自己的领土理所当然。郑氏的功绩,曾受到已故著名爱国人士张学良先生赋诗赞颂:“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R>


图为矗立在福建厦门鼓浪屿上的郑成功像。

    郑氏据守台湾,相对整个中国来讲仍是分裂状态??滴趸实畚骋惶ㄍ遄髁撕推降淖畲笈?,做出了极大让步。但台湾郑氏集团得寸进尺。在历经22年等待、9次和平谈判未果的情况下,于1683年6月断然令施琅率军攻台。一战而下澎湖,歼灭郑氏水师二万多人,迫使??怂督?。当捷报飞来,康熙皇帝挥笔写下《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一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赎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BR>    一统江山,千秋伟业。这正如康熙皇帝赐给施琅一首诗的序中所说:“捷书到阙,时值中秋。对此佳辰,欣闻凯奏。念瀛洲赤子,获登衽席?!本宄俣嗄甑母?,台湾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中华文化在台湾开花结果。
  
    然而,随着清政府日益衰朽,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台湾竟沦为日本殖民地。台湾人民反对割台,虽力难匹敌,仍拚死与日寇浴血奋战一年多,一寸山河一寸血。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的《别台》诗悲愤无比:“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四百万人供仆妾,六千里地属腥膻。今朝绝域环同苦,共吊沉沦甲午年。”

    与刘永福同为抵抗日寇、保卫台湾出生入死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失败内渡广东后集1600多首诗词结为《岭云海日楼诗钞》,俱是为收复台湾、湔洗国耻而作,字字染透血泪,句句都具无穷沉痛。其《离台》诗六首中有云: “天涯断雁少书还,梦入虚无缈缈间。兵火余生心易碎,愁人未老鬓先斑。没番亲故沦沧海,归汉郎官遁故山。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泪说台湾。” 更有在1896年挥就的《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温家宝总理就曾引用这首诗来说台湾问题。

    德国诗人尼采曾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丘逢甲的诗词慷慨悲壮,雄健奋发,并以“碧血纵埋非汉土,赤心不死尚唐年”、“大九州当大一统”等诗句激励台湾人民。直到1912年临终前要求在安葬他时须面向台湾。
    丘逢甲深具民族英雄第一等襟抱,他的理想与哀愤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孤臣孽子的心情。同许多别的爱国诗人不一样,丘逢甲的每一首诗,不是徒令人伤心一恸,而是更加令人热血澎湃。诗里充塞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表现出对于祖国赤诚的赤子之心。他的人格铸就了他诗歌的魂魄和丰碑。


图为台湾风景名胜日月潭。

    “诗歌合为时而著”。漫漫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并没能泯灭中华民族对“台湾”这个游子的思念。1925 年 3 月,中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创作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这七处尚被列强霸占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哭诉渴望重回母亲襁褓的强烈情感?!镀咦又琛分械摹疤ㄍ濉彼担?BR>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写作这组诗篇的时候,正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期。这组诗篇一问世立刻就引起了国人强烈共鸣,在 70 多年后仍有着巨大影响。其《七子之歌·澳门》还被谱成歌曲,在1998年作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主题歌广为传唱。


图为阿里山云雾晨曦。

    斗转星移。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然而又因国民党发动内战,败据台湾。如今海峡两岸分离已长达半个多世纪,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亲人骨肉,难忍分离之痛。
    曾以一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打动无数楚才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乡愁》一诗深深打动了亿万中华儿女:
    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闭馐住断绯睢酚幸恢肿莸睦访?、横的地域美、纵横相交的形式美,把个人的悲欢倾诉与对祖国的爱恋交融在一起,尤因结尾感情的燃烧而升华,使之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思想艺术魅力。
    
    百川归海,五岳尊岱。在台湾最高峰玉山之巅,曾矗立着一座4米高的半身铜像(2000年被泛绿阵营拆除)。铜像面部表情严肃,目露愁绪,凝视着远方的大陆。这,就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铜像。于右任先生是陕西泾阳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长期任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1949年被裹挟到台湾。他一生爱国,一直希望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一个伟大富强的中国。然而他的希望没能实现。在台湾,他晚年孤身一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有家不能归,妻儿不能团聚,这是人生何等的痛楚。1962年,他愤然写下了广为传颂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心灵的诗句。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潸然泪下。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提问时,就很动情地当场吟咏这首哀歌。


    图为台湾宝岛海岸线。

    诗言志,歌咏言。金元之际文学宗师元好问在《摸鱼儿》词中仰问苍天:“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则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自问自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在想:爱国诗词千古不朽,是因为诗人们对祖国爱得深沉,字里行间奔腾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追求祖国统一和富强的热血精神。

    回望台湾历史,虽曾三度被列强霸占凡百余年,但仍重归中华舆图;郑氏三代一隅抗志,终亦统于国祚。放眼当今,两岸睽隔,内成骨肉阋墙,外则强藩渔利。亲痛仇快,夫复何言。然而我们坚信,渴望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台湾,你要回来!
   “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

>通讯员投稿<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本站总点击量:9052991 湘ICP备18005144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爱民路35号民主党派大院 邮编:410006 电话:0731-888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