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政议政课题竞标的预通知
各市委会、省委各专委会:
为搞好参政议政重点调研,根据省委工作安排,拟从各市委会、省委各专委会中遴选课题,与省委开展联合调研。请各单位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参考选题,结合各自实际,拟定参政议政课题选题,准备参加省委2010年参政议政重点课题竞标。
特此通知。
附件:2010年湖南省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调研参考选题
二0一0年二月二十日
附件:
2010年湖南省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参政议政调研参考选题
1、关于后?;贝沂【蒙缁岱⒄拐铰匝≡?。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缓慢复苏、格局变化、充满变数的后?;贝?。立足省情实际,针对后?;贝氐?,选择科学发展战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紧迫课题??缮钊胙芯考本绫浠墓使谛问?,分析后危机时代的特征、机遇和挑战,并探讨我省如何抓住机遇,在更高起点上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夯实发展基础,加强薄弱环节,大幅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实现率先突破、率先崛起。
2、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战略研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重点,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立足我省阶段性特征和基本省情,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容、方式和路径意义重大??裳芯咳绾斡呕⒄沟亩峁?,建立促进内需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持续拉动力,抓住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对外依存度,增强发展的外部动力;如何用新的思路推进城乡统筹,转变二元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如何抓好产业振兴规划的落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3、关于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规划编制中的战略重点。“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富民强省、实现科学跨越的关键五年。总结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和经验,就我省“十二五”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等进行系统研究很有必要。同时,可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研究,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4、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各国着眼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树立新的竞争优势,正在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闪⒆阄沂〔祷?、比较优势以及未来前景,从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产业、政策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可就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培育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展开研究。
5、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就推进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低碳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就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制高点,促进低碳商用技术的研发推广,提高低碳产业的规模、效益、竞争力展开研究;就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展开研究。
6、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是改善民生的题中之义,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内容??芍氐阄仆平杖敕峙渲贫雀母镎箍钊胙芯?,具体内容包括:健全居民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人均生产总值增幅基本保持同步;健全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健全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扩大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7、关于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发展环境,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对于营造投资“洼地”效应,增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可围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研究,比如如何创新审批方式,加强窗口管理,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审批外部监督与内部制约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围绕推进执法制度改革进行研究,比如如何规范执法职能和行为,规范执法的自由裁量权,建立执法违法行为的惩戒与纠正机制。
8.关于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强省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强省”战略之一;2009年11月,我省又召开了高规格的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新形势、新起点上推进文化强省,对于增强全省“软实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晌埔恍┦鹿厝值闹卮笪侍饪股钊胙芯俊H缭跹行蛲平幕逯聘母锾乇鹗俏幕乱档ノ桓母?;怎样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扶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怎样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引导性,增强文化发展在提高人民素质、引领社会前进、促进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9.关于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近几年,我省坚持将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扇险孀芙嵛沂∫孕滦凸ひ祷┮迪执木?,并在如何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0.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是当前“三农”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可对当前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业科技推广、畜牧水产、水利、林业、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创新服务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加强基层服务站所建设、培养农业服务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1、关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以及调结构过程中产生的对就业的“挤出效应”,201-0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抓紧研究进一步扩大就业的思路、办法、措施迫在眉睫。重点研究如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岗位,推动一批“蓝领”变“白领”,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层次。
12、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对解决“三农”问题、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重点研究怎样贯彻落实好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长株潭和“3+5”城市群建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形成新型城市体系;放宽城镇户籍限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提升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水平等内容。
13、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创新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带动性强的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湖南向创新驱动转变;建立健全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内容。
14、关于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全省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必须继续夯实基础,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晌仆晟苹阏屏ΡU匣平ㄉ?,增强县域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扩权强县,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发展县域工业,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等内容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