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0快餐无限次_51pcmc品茶论坛,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参政议政

关于推进湘台经贸合作,加快湖南台湾工业园发展的建议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民革湖南省委  编辑:  2010-02-08 00:00:00

    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 “湘台经贸交流会”、“海外台商湖南行”、“湖南文化之旅”、承办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加强湘台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9年6月,全省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871个,合同台资33.78亿美元,到位台资27.188亿美元,入湘台资企业1885家,分别落户于长沙、湘潭、益阳、衡阳四个台湾工业园(台商投资区)。目前,台资企业已成为湖南第二大境外投资主体。

    湖南台湾工业园作为湘台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为广大台商来湖南投资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省政府高度重视台湾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园区发展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园区经济健康发展,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湖南乃至全国有着一定影响力。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区域竞争不断加剧,湖南台湾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新的仍然面临着挑战,主要在于:首先是台商投资和产业转移对综合投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区现有的投资环境还难以完全满足台商运营的需求。一方面台湾工业园的产业配套存在对接瓶颈,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降低台商综合成本等方面相对滞后;在科技、信息、人才、金融、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难以适应台商企业高效对接的需要。另一方面工业园区体制存在法律地位不清,职权职责不明,社会事务增多等问题。与沿海地区普遍实行“一站式”服务和服务领域延伸到协助生产经营方面等优质服务相比,政府服务水平有差距,市场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园区管理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其次是来自区域竞争的巨大挑战。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具有强大的先发优势,而且采取“防火墙”、“蓄水池”等阻止溢出政策;广大后发地区纷纷采取“抢商”策略,各种资源条件被极限透支,政策体制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势都被逐步弱化趋同。我省对台招商工作急待增量提质,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台商利益。

    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湘台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无疑是发展台资园区经济。因此,如何增强园区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提升其产业水平,是当前我省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为借鉴海西经济区建设台资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民革湖南省委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

    要进一步推出我省对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更新招商理念,强化园区建设指标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对台招商引资工作。要多渠道、多层次加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发挥好政府招商的主渠道作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施积极的外扩战略,创新招商形式,务求招商效果。注重发挥好民主党派(如民革)、台联会、其他社会组织的优势,广泛动员台胞台属利用血缘、地缘关系,开展民间招商活动,大力捕获信息,寻求招商机会。要突出重点、选准招商项目,按照湖南新型工业化、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确定一批对台招商的重点项目和基础项目,尤其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项目,提高招商质量。

    2.创新台湾工业园区发展机制

    要加快相关涉台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进度,不断优化法治环境和发展环境。要结合台商的新需求,进一步完善我省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条件成熟的园区,有选择地争取国家支持。比照厦门海沧园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经验,对园区实行高层次、高授权、高自由度的体制安排。根据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和湘潭特殊的人脉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议尽快推动湘潭台湾工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相应授予其绝大部分省级事权,赋予其对政策瓶颈享有创新变通、先行先试的权利。

    优化投融资环境,政府引导结合市场机制运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设立省、市两级台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积极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探索试行“BOT”、风险投资等建设模式。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建设生态工业园和环保工业园,优先倾斜配置使用配额和许可证的加工贸易业务,增强园区的竞争力与发展后劲。

    3.着力打造优质的硬投资环境

    建议对园区土地税费实行先征后返,园区储备土地挂牌出让,返还资金及出让收益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工业用地亏损,推动园区建设。要超前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交通路网、高压配变电站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可采取租金补贴和减免税费等引导措施,为一流的投资商和高端产业进驻园区提供一流的生活和人居环境。

    4.进一步培育特色 突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要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台湾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建议制定湖南省台湾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按照区域统筹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指导各个台湾工业园区做好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产业集群。着力引进龙头型项目和领军型企业,产生聚集效应,形成主导产业区,培育特色鲜明的主导产品,形成产业的群体规模优势。要重点引进和积极扶持高新科技台资企业,提高园区科技水平和发展潜力。支持其申报国家和湖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引导资金和奖励资金适当向台资企业倾斜。

    5.加快推进园区的物流体系建设

    利用长沙黄花机场航班和城陵矶新港口岸直航台湾的交通便利条件,积极推进各台湾工业园的物流体系建设。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协调,海关、商检等部门支持,在湘潭等有条件的台湾工业园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和 “内陆无水港” 政策,实现“入区即退税”、就地通关,可先期建成湘潭台湾工业园保税园区和自由贸易园区,加快生产资料和产品进出国际市场的速度,提高园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可采取园区与“口岸大通关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海关、商检等部门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解决园区的实际问题。

    6.积极提供人才资源的配套支持

    在江苏、浙江等省每一个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有一所发展良好的高等职业学院提供人才支撑。福建提出与台湾合作兴办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主动呼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逐步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结构。我省要进一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训职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信息库,以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各类人力资源中介为依托,发展和培育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体系。建议我省也可以引进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甚至于在重点台湾工业园区内建设一所职业技术院校,适应台资企业运营发展的多层次人才需求,逐步建立规模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输送机制,拓宽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渠道,为台资企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7.完善服务台商的“绿卡”政策

    完善台商台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及其评价机制,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便商、利商”的浓烈氛围。建议实行台商“绿卡”制度,加大对台商的人文关怀力度,提供特色和人性化的服务,建设台商会所、台商子弟学校和台商医院。积极创造台商参与大型活动的机会,可推荐列席有关会议,评选荣誉市民、劳动模范等。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并实行主要领导跟办等制度,做好服务台商的各项具体工作。 

>通讯员投稿<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本站总点击量:9052991 湘ICP备18005144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爱民路35号民主党派大院 邮编:410006 电话:0731-888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