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为校车安全护航
“11.16”甘肃正宁校车惨剧震惊全国,造成21人遇难、44人受伤。令人吃惊的是,这辆校车系改装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属严重超载。去年12月我市“12.27”衡南松江交通安全事故,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近几年来,全国校车事故频发,一起起校车事故触目惊心,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溘然消逝,给许多家庭带来严重伤害。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年来,因为校车问题的伤亡人数,总量要超过我们国家报道的黑煤窑的矿工的死亡数量。 一幕幕惨剧给人们敲响警钟、引起警醒,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解决校车交通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此民革衡阳市委特意就我市校车安全工作作了初步调研。
据摸底统计,我市共有中、小学校2325所,中小学生98万多人;幼儿园705所,学生146000人。全市共有568台校车,已办校车标识460台,还有108台校车正在申报之中,其中市直公办学校校车只有14台,其余都为民办学校的。
一、校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校车安全状况差,目前各学校使用的校车可谓五花八门,有使用普通客车的,也有使用面包车、微车甚至三轮车来接送儿童上下学的,车况良莠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2、校车超载现象严重。在全市校车督查中,我们发现,校车在接送学生(幼儿)的过程中,超载的现象严重,7座小面包车挤上12-14人之多。据交警大队反映衡阳县一乡镇幼儿园一台7座小面包车里坐下31个幼儿,小孩堆在车内,看了令人心惊肉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超速时有发生。在不少地区,为了节约成本,赶时间,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一些个体经营者不顾学生安全,超速行驶。超速现象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4、“黑校车”现象泛滥。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学校(幼儿园)仍存在无牌无证的黑车、报废车接送学生现象,也有不少社会人员利用农用车、拖拉机甚至报废车辆接送学生,这些黑校车车况极差,车内脏乱,更谈不上有什么防护措施,一旦出事后患无穷。
5、校车缺乏统一有效地管理。各地校车数量较多,但租赁私人车辆作为校车现象突出,缺乏统一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全市568台校车,其中租赁私人车辆作为校车的占1/5之多。祁东县68台校车,其中租赁私人的车辆达22台之多。校车市场化,教育部门难以有效管理。
6.校车台数和座位与接送学生人数不成比例,校车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乘坐的需要,大部分中小小学生(幼儿)无车可乘。
7.上级有些规定在落实过程中有实际困难。
2010年7月1日起,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小学生校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由于先天条件太差,符合“国标”的现有校车比率还较低,目前全国符合标准的校车只是极少数,如果严格按照 “国标”实行,许多地方将出现无车可乘的局面。
二、校车产生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财政投入来看,在校车专项经费投入来说,衡阳市基本为零。政府没有过多的投入,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难以承受。对于学校来说,学校日常运转费用本来就紧张,对于校车,买不起,养不起,一旦发生事故赔不起,而且有了校车后学?;岫钔舛喑鲆淮蟊试诵蟹眩馐且话阊N薹ǔ惺艿?。特别是一些民办学校、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承担买车、维护的费用。若资金不到位,那么制定出台再多的规定也没用,校车国标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一纸空文。
(二)正规校车的缺位滋生不合格校车的泛滥。
当前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主要以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居多,公办学校少甚至没有。有的学校虽购置了校车,但为了节省开支而疏于保养,学校为了减少开支及害怕承担责任干脆选择??蛏倏?,由家长自行接送。反正,校车不开,顶多是不方便学生,对校方影响不大。所以,正规校车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鸠占雀巢”的现象,也由于此种原因,“黑校车”便逐渐产生。学校和家长有时就会“自发”地租用一些私人车辆接送学生。私人车辆,为了节约成本,便以恶性“超员”的方式来降低人均费用,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
(三)监管主体不明确,使校车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当前,对校车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教育等多个部门,但谁是执法主体?相关部门对校车的监管职责不清,各自在哪些环节,承担哪些监管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定依据。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管主体的不明确,容易出现推诿扯皮、虚于应付、协作不畅等不良现象,使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不能抛弃其“公益”的本质属性,简单地推向市场。要想解决好校车管理困局,政府应责无旁贷,给予校车工作各方面的扶植,为此,我们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对校车的资金投入,保持校车“公益属性”
政府应改变目前校车完全市场化的现状,把实施校车工程列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保障措施之一,给予财政支持,将校车采购计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由政府统一采购校车发放到学校使用;加强校车管理资金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统一校车硬件装置和外观标志、标识;校车在使用过程中,政府应对其维修、维护、检验支出费出负责或部分负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校车安全隐患。
二、政府应给予公共政策呵护校车,让校车享有“特权”
政府要强势介入,对校车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规范支持,以此改变校车窘境,促其实现长效发展??梢越杓庀冉芾矸椒?,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给校车一定“特权”。比如规定校车要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车型、统一车体颜色及标识、统一驾驶员管理、统一行车路线、统一站点标识,一般车辆不准恣意赶超校车等。
三、要明确监管责任主体,规范校车管理
教育部门应当承担起校车管理的主要职责,交通、治安等部门积极配合,全力保障校车安全。政府部门要整合交警、交通、安检、教育等多方面的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督举报及责任追究体制,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局面,坚决杜绝校车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四、立法保证校车安全
目前从我国校车管理法律法规来讲,没有专门的关于校车管理的法律,即便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没有专门涉及到校车管理事宜。所以要不断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从校车制造、管理及经营模式上,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切实保证校车安全。
五、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安全意识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会化宣传,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交警部门要与教育部门联合,深入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远离“黑校车”;三是家长和学生要加强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做到不坐“地下”校车、不坐超载校车。四是向社会公开公布校车违法违规举报电话,对校车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顿,使“黑校车”、隐患校车、违规校车无生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