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投融资平台改革 推动湘潭两型社会建设
我市现主要有城建投、两型投等9家投融资平台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在特定背景下、为完成特定任务设立的,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职能的延伸,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大胆创新,加快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我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资源分散,总体规模偏小。我市投融资平台公司虽然很多,但由于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各投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规模都相对较小,没有有效整合,直接影响了投资公司的信贷规模和融资能力,我市2009年仅融入资金30亿元,与兄弟市州相比,差距很大。
2.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功能逐渐弱化。一方面政府投资公司多依靠银行融资,但可用于抵押或开发取得收益的资源越来越少,间接融资难以持续;普遍缺乏必要的利润支撑,无法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另一方面债券、贷款数额较大,一旦投资公司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政府将承担极大的还贷风险。
3.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不活。在湘潭市投融资平台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平台的“建立”,但没有注重“建设”,注重了“投入”,但没有注重“产出”,提供了“输血”,但没有学会“造血”, 投融资平台公司普遍体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确立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多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不健全,经营决策没有民主化、科学化,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机制、监督管理机制、风险控制机制。
二、加快投融资平台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投融资平台体系
1.组建湘潭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以现有的湘潭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新注入湘潭市土地资源经营有限公司、新奥燃气、中环水务、所有的公园和广场、的士牌和公交线路营运权、城市广告位经营权。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化,重点开发资源性资产,垄断、经营土地一级市场,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以及与基础设施配套的并具有附加值的资产。
2.组建湘潭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以振湘投为基础,新注入所有市属国有企业股权、金融企业(含金融服务业)国有股权、湘桥公司、各行办下属所有改制企业遗留资产;市经建投拥有的梦泽山庄的股权、华菱线缆的股权;市财政每年安排的科技、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资金,通过湘潭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统一运作并筹措的国、省在潭重点产业项目的市级配套资金。旗下新设湘潭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湘潭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湘潭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重点开发一、二、三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对企业国有资产、金融类国有资产及国有改制企业遗留资产进行经营,履行产业基金的职能,通过直接投资、中小企业担保等方式支持我市产业发展;围绕列入国、省计划项目,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投入,筹措市级配套资金,吸收社会资本参与,进行市场化运作。
3.做强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构建“两型社会”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平台。以现有的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核心,新注入湘潭市经济建设投资公司(不包含梦泽山庄和华菱线缆的股权)。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重点开发“两型社会”建设所需的三大交通项目、生态环保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的盘活和对公共资源的开发,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4.做大湘潭城市棚户区改造有限公司,搭建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平台。以湘潭城市棚户区改造有限公司为核心,新注入财政资金,并吸收社会资金参与。通过政府出资、土地出让金减免、财政支持、开发商垫资、银行借贷、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5.做大做强做实县市区投融资平台公司。各县市因为历史原因都有好几个融资平台,有的地方多达7-8家,这些平台公司大都规模小,也未进行实质性的公司运作,仅是财政一个贷款的窗口。在现有的金融政策下,这些公司都无法融资。建议各县市区借鉴浏阳市或九华示范区的模式,整合整个区域内的所有资产、资源,组建一个政企分开、具有造血功能、融-贷-建-还于一体、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集团公司。其他平台公司全部取消。
(二)完善投融资公司机制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投融资公司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组建,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办事。要合理配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形成运行高效、决策科学、权责明确的组织机构,确保作出的重大决策科学有效,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国有资本的安全营运。
2.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入才强企战略,通过不断规范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公开竞聘长效机制,建立绩效薪酬制度,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支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的经营管理队伍。
3.加强风险控制,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对违反政府投融资项目决策程序和相关规定,造成严重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或其他责任事故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按照“合理界定、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以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形成资产、资金、利润、偿债等相关联的综合考核体系。
4.建立偿债长效机制。要建立起“借、用、还”相统一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债务偿还机制。一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在体制上的支持;二要建立以项目回报收益偿债为主的投入产出机制;三要建立偿债基金,从财政收入和公司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政府偿债基金。
5.建立专家评审机制。建立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库人员由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和中介机构中有相应资质的高级专业人员组成。对每年的投融资项目,要组织专家咨询会,对项目前景、建设规模、规划办法、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评审意见。项目建设中,若发生重大变更或工程超概算等情况,要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三)拓宽投融资方式
1.做大金融信贷规模。⑴促进融资平台公司与多家银行对接。平台公司只与一家或少数几家银行联系,这是不够的。要根据每家银行的特点,积极实施多点对接。不但要与国内银行对接,也要积极争取国际银行与货币组织的信贷支持;不但要与商业银行对接,也要与政策性银行对接;不但要与国有银行对接,也要与股份制银行对接。要充分利用在潭新设银行急于开拓业务的需求,主动推介自己,推介项目。⑵充分利用银行表外业务和创新产品。由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家银行都受到信贷额度的限制,纷纷开展表外业务和创新产品,主要为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面的创新。⑶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一是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引入担?;瓶梢杂行植谷谧势教ü镜盅翰蛔恪6浅浞掷眯磐型蹲使痉⑿行磐胁方腥谧?。一般有股权信托与债权信托两种方式。
2.扩大直接融资。⑴上市融资。做强投融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进入证券市场融资,搭建股票市场的融资平台。⑵债券融资。适时发行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债券和企业债券,拓宽市本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直接融资渠道。我市每年一定要有一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⑶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一些子公司、项目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创新股份合作方式,市场化方式管理,壮大国有资产规模。⑷引进股权投资基金、保险资金。扩大股权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在城市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
3.创新项目融资。⑴创新回收资金的方式。对经营性的城市建设项目,鼓励采取转让产权或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回收资金。对准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城市建设项目,鼓励采取政府回购、财政补贴、收费收入支持、特许经营授予等方式,公平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⑵与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对涉及大量机器、设备采购的城市建设项目,鼓励采取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资金投入问题。⑶探索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创新方式?;捎肂T(建设-转让)、 BOT(建设-运营-转让)、 TOT(转让-运营-转让)和PPP(政府项目与民间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索城市建设项目的融资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