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武陵山区同心工程的通知
民革各市委、省直各支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民革组织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开发建设,加大对我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民革省委动员民革各级组织和党员在武陵山片区湘西、怀化、张家界、常德、邵阳、益阳、娄底7个市州的37个县(湘西州的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湖南省张家界市的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湖南省怀化市的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湖南省邵阳市的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湖南省娄底市的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湖南省常德市的石门县; 湖南省益阳市的安化县)实施同心工程,采取教育扶贫、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促进我省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组织民革党员为武陵山区送文化、送法律、送科技、送健康,送温暖。组织民革党员、专家学者开展调查研究,帮助武陵山区发展出谋划策,引进技术和项目。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进行农村实用技术指导,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和教师队伍水平。
2、开展项目扶贫。发动民革党员企业家到武陵山区投资兴业,助推武陵山区非公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全省民革经济人士参与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建设。
3、开展“一家一”助学扶贫。“一家一”助学扶贫是在我省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等7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内选拔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同时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作为资助对象,发动民革企业家公益资助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并推荐安排就业。通过这样一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就业”三位一体的项目模式,实现教育扶贫,促进武陵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民革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武陵山区同心工程”。要结合实际,制定活动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开展好活动。要充分调动民革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项目实施有成效。并将活动成效汇报民革省委,联系处室为民革省委社会服务处。
民革省委决定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今年对各市委会工作考核的内容。
民革湖南省委
二0一三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