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0快餐无限次_51pcmc品茶论坛,附近100元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文化园地

星移斗转,为战友守灵七十年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民革衡阳市委 范林  编辑:  2014-09-12 00:00:00

——探访衡阳保卫战第十军老兵谢治义

5月27日上午,民革衡阳市委与衡南县政协、县委统战部、民革衡南工委、衡阳市义工协会一行八人前往衡南县花桥镇,探访新近发现的浴血孤城四十七天的国军第十军老战士谢治义。

谢治义,本名梁守好,1921年农历11月28日出生于浙江丽水,1939年参军。1944年6月至8月衡阳保卫战期间,梁守好作为方先觉所部第十军预十师28团3营通讯排的一名班长,为保障通讯畅通,他带领他的几名士兵在战火硝烟中舍生忘死,7月中,通讯排长牺牲在前沿,梁守好受命代理排长,继续战斗。

8月8日衡阳失守,受伤的3营少校营长李若栋被日军所俘,于9月初趁雨夜带未愈之伤从铁炉门码头抱木漂江而下,逃离衡阳城,在衡山组织游击队,不久之后李若栋率队回到衡阳袭扰驻衡日军,在东乡招兵买马扩大队伍,最多时游击队战士达到了一百多人,奉命在花桥设立“衡东收容所”,收容逃离衡阳城的第十军战士。时衡阳县行署长官廖公为游击队提供所需给养,深受官兵感激,李部游击队与花桥百姓相处甚好,民众主动帮助游击队袭扰打击日军,并为伤员提供尽可能的疗伤支持。

梁守好与几名江浙籍战士逃离衡阳后,参加了李若栋的游击队。1945年3月中,李若栋属下收容所军需官钱海文与地方政府官员罗国璋,由于给养问题发生争执,惨遭杀害,李部游击队员遂与地方武装发生火拼,遭到罗国璋率兵围剿,第十军28团3营李若栋手下13名官兵先后被杀(一说17人被杀,而“壮士墓”碑铭上记载却只有11人。)。5月5日,李若栋与收容所所长谢业彬率部在花桥竹镇村一个山头上怀恨埋葬了死于非命的铁血弟兄,并刻下墓碑,碑文中谴责地方官员罗国璋“别具野心,排除异己,停发给养,制我死命,任意摧残,遂其诡随令之傫然在墓者,均遭暗杀之袍泽,其中钱军需向璋请粮,被害尤惨。复敢甘为戎首,三月文日,倾巢围攻本所,企图一网打尽,以快其私,幸天夺其魄,被我击溃,民害未清,犹有余憾”,落款“泰山军衡东收容所李若栋、谢业彬暨全体官兵”,然后,李若栋率领愿意跟随他寻找27集团军李玉堂副司令官的官兵,黯然离开了花桥。国共内战时期,李若栋被解放军所俘,解放后曾任长沙市政协副主席,写有回忆文章,简略陈述过此段历史。

而梁守好等几名江浙籍士兵,由于在花桥驻住了大半年,习惯了当地生活,加之都受过伤也没有文化,不愿意再颠沛流离,涉入战火,想留在花桥算了。见此情形,跟随李若栋离开花桥的军官便有人说:也好,咱们泰山军牺牲了这么多战友在衡阳,尤其是在跟咱一起出生入死打鬼子都没有丢掉性命的弟兄,被自己人杀掉了,这奇冤大辱,九泉之下弟兄死不瞑目,你们在这里,有空就去陪陪他们,替我们给地下的弟兄们敬杯酒,烧几个纸钱,保佑我们这些继续打鬼子的人……,话音未落,众生死兄弟一个个抱头痛哭,泣不成声。自此,梁守好和几个留住在花桥的江浙籍官兵,每逢年节和这些弟兄的忌日,都要一起来到战友墓前,进行祭奠。李若栋率官兵数十人离开之后,梁守好等人便在花桥安家落户,勤事农耕,直至解放后各自成家立业。于今,落户花桥的几名江浙籍老兵除了93岁的梁守好幸存之外,其余老兵已先后离开人世。梁守好依然默默地守在自己战友身边,儿子建新房,也没有挪动宅基,而是更向泰山军十三壮士墓移近了20多米。

梁守好在花桥安家并倒插门成为当地谢家女婿,改名谢治义。离乡七十余年,与丽水兄弟姐妹除了有过请人代写书信偶与往来之外,从未回过浙江老家,老家亲友亦未来过衡阳。老人一字不识,憨厚朴实,一生与世无争,历次政治运动,谢治义备受摧折。谢治义与谢治莲于五十年代结婚,育一子一女,生活清苦,所居房屋,家徒四壁,观其言行,切感其无怨无悔。

现在,老人严重失聪,来访者向其问起当年战斗生涯,让人感觉似乎太过遥远,他已经印象模糊,他对自己出生年月、参军时间记得相当清楚,其余的具体时间与史料记载有一定差距,但所述事实都与史料记载大体一致,尤其对军长方先觉、营长李若栋,印象深刻,且言语中透着自豪。他是通讯兵,衡阳保卫战期间,预十师28团团长曾京所部初期为预备队,后来在五桂岭、张家山、雁峰山、江防阵地的惨烈战斗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梁守好作为布设电话线的通讯班长、代理排长,为保障军令、战情传达畅通,作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贡献。

>通讯员投稿<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本站总点击量:9052991 湘ICP备18005144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爱民路35号民主党派大院 邮编:410006 电话:0731-888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