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朱建军:节假日“堵车下乡”背后有深层问题
通达、通畅工程重在把一条水泥路通到行政村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基本不涉及村与村之间的公路联网问题,这是造成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朱建军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长沙市委主委,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朱建军委员最关注“一热一冷”两个方面的话题:“一热”是关于农村公路春节拥堵的问题,“一冷”是关于中小学教室灯光不达标的问题。
乡村公路上的“堵点”
今年春节期间“城里不堵乡下堵”成了热门话题,朱建军有切身感受,为此,他带来了两个有关农村公路的建议,提出农村公路要升级和完善网络。
很多城里人都习惯回乡下过年,朱建军也不例外。今年春节,他回娄底老家过年,发现平时不堵车的农村公路成了“最堵”。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朱建军调查发现,许多乡村道路上,悬挂各地牌照的车辆排成了长龙,一些地方出现的拥堵情况,群众怨声载道,“堵路”、“堵心” 遭到众多网友“吐槽”。以新化县为例,全县人口近150万,仅一个高速公路出口,乡村道路双向两车道的建设标准严重滞后于全县节假日的通行需求。
朱建军分析,导致拥堵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路窄。“村村通”道路建设中,绝大多数进村道路仅3-3.5米,进户道路仅2-2.5米。局部路窄弯急,又没有设置会车安全岛,一旦双向会车,很容易造成道路全线瘫痪。二是车多。三是心堵,少数人文明素质差,在乡村道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
此外,朱建军调查发现,很多农村道路没有成网,“直通不联”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车辆分流困难。据娄底市交通局统计,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3295公里,其中“断头路”里程达3157公里。
“通达、通畅工程重在把一条水泥路通到行政村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基本不涉及村与村之间的公路联网问题,这是造成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敝旖ň衔?,县乡政府财力紧张,没能力负担起农村公路联网所需的大量资金。另外,也缺少农村公路养护的组织保障体系。
朱建军建议,可借鉴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有益经验,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地方政府或当地村镇,在重要地段设置临时交管岗位,加强乡间道路节日拥堵疏导。同时,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抓住中央、省农村公路“十三五”正在全面规划的契机,推进县道、乡道升级,重点将县际间主要公路、连接多个乡镇的公路、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的主要公路升级为县道。
教室灯光下的“盲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其提供符合规范的学习环境,全社会应始终予以足够的关注。”朱建军在调研时发现,中小学教室的照明水准不达标、照明质量差,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率高达60%,位居世界第一。究其原因,除饱受诟病的课业负担重导致用眼疲劳以外,教室的照明条件不良恐怕也难辞其咎。
朱建军说,2011年5月实施的《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和2014年6月实施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要求,学??巫烂娴恼斩戎挡坏玫陀?00LX(LX,照度值单位),黑板的垂直照度值不得低于500LX,然而目前实际情况与国标要求相差很远。
朱建军对某省会城市3个中学的5个初中班级晚自习教室的状况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课桌区域的水平照度值普遍小于40LX,黑板的垂直照度值普遍小于40LX,某个教室的课桌和黑板的照度值居然在20LX以下。
同时,他还对学生进行现场测试:要学生埋头写字或看书5分钟后猛抬头看黑板上的字或墙上挂钟的指针刻度,测试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在10秒钟内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和墙上挂钟的指针刻度。
“学校教室的照明水准不达标、照明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安装的灯具数量严重不足?!敝旖ň衔K鞑榈难T?0平方米的晚自习教室,只有6根或8根36瓦日光灯,部分灯管使用多年没有更换,光衰严重。
同时,由于选用光源不正确,部分教室直接吊装裸露的大功率紧凑式节能灯泡,“中后排学生看黑板时刺眼,眩光引起的光害十分严重?!?
“教室采光照度值是强制性要求,全社会必须遵守?!敝旖ňㄒ椋艺箍匝U彰髦柿孔纯龅淖ㄏ畹鞑楹驼?,使所有中小学教室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