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湖南民革十大榜样人物】龙海燕
为切实开展好“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在民革全省树立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勇创一流的人物典型,民革湖南省委会决定,在全省开展“第一届湖南民革十大榜样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按照评选活动方案要求,由各市委会和省直工委推选30名榜样人物候选人,民革湖南省委会经过对候选人情况进行摸底、公示并组织在湖南民革微信公众号对候选人进行投票后,根据综合评选情况,经民革湖南省委会主委会研究决定,评选十位同志为“第一届湖南民革十大榜样人物”。本期介绍的是龙海燕。
在民革株洲市党员群体中,龙海燕人如其名,像一只坚强的“海燕”,每天穿梭于百姓,忙碌于群众,在为民服务中发挥出海燕坚守、坚强、坚持的品格。
服务基层:繁荣农村文化 唱响幸福欢歌
2016年,她来到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担任副镇长。在她的分管和推动下,全镇开展了文化设施提质升级工作,各村按照特色安装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开放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通过文化设施的提质改造,雷打石镇乡村文化活动日益兴盛,村级“村晚”、正月十五龙灯斗舞、狮舞闹元宵、荷花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推出,全镇剪纸、广场舞、书法等三十几支农村文艺团队活跃起来。与此同时,龙海燕发挥自身优势,把民革党员的优秀文艺团队和作品送到乡村,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感染人、鼓励人、引导人。2019年,以民革文艺工作者、雷打石镇干部群众共同打造的 “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农村文化活动成功登上学习强国。
营造文明乡风:志愿者成为邻里服务“香饽饽”
社会和法制服务是民革的特色工作,龙海燕将民革社会服务团队带到了农村一线,以营造文明乡风为切入口,巧妙的将民主党派社会法制服务与乡村治理融合,开辟了新的工作战场。2018年,龙海燕将雷打石镇伞铺村向区委统战部、市委统战部推荐,积极申报创建“同心美丽乡村”。龙海燕主持策划并积极推进“星星点灯”志愿服务落地在伞铺村得以落地。经过四年的培育发展,民主党派志愿服务携手村级“星星点灯”志愿服务团队,关注村内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妇女、孤寡老人,不断开展活动。这支志愿服务队团结带领村民,破除乡村积陈陋习,营造文明乡风,建设法制乡村,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及治理的实践中、并成为乡村振兴及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在抵御大汛中,她与干部群众一起站成了一道顽强的身影
2017年6月,株洲地区遭遇强降雨,防汛提升到II级。雷打石镇作为株洲航电枢纽以下的第一个乡镇,迅速进入战备状态。分管应急工作的龙海燕将家安在了镇上,连续14天没有回家,全镇汛期应急情况实现一张图表统筹,各个险情得到及时报告处理。
2019年7月,雷打石镇再一次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汛,对应急工作较为熟悉的龙海燕早早的就驻守在全镇地势最低洼的盘石村,提早开展巡防工作。也正是她这份责任心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使得她在第一时间发现盘石村刘家大院管涌险情并及时报告,为区、镇防汛指挥部做出正确判断赢得时机,区级及时调配千余名干群参加抢险三天三夜,盘石村河段由于抢险及时确保了安全。
在已经参加抗洪2天2夜抢险工作的龙海燕,转战驻守老街公道社区时,发现因洪水淹没损毁自来水厂设备造成老街三个社区及邻近村近5000居民饮水难的问题,坚持继续驻守10天,并积极向社会呼吁,争取80余批次社会捐助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保障了沿线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