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真情关爱 温暖常在
衡阳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依托小阵地发挥大作用,采取政协委员与群众相互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将工作室打造为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议政的平台、凝聚共识的载体。同时,借助民革界别委员在祖国统一、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开展一系列关爱抗战老兵、烈士家属、春蕾女孩、留守儿童等特色履职活动,成为委员服务基层群众、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阵地。
选址有特色,体现工作室内涵
委员工作室当初选址时就把民革界别祖国统一、社会服务方面特色放在第一位。经过慎重考虑,委员工作室将选址于衡阳市大湘公益服务中心,位于高新区杨柳路39号,毗邻陆家新屋和国防教育广场。周边抗战文化与国防教育氛围浓厚,与民革界别的祖国统一文化内涵一致。其次,在高新区大湘公益办公,交通便利,体现民革界别的社会服务功能。
委员工作室另一特色就是富有人文情怀。工作室装修采取暖色调,别致的会客厅,摆满书籍的书柜,文化气息浓厚,家的温馨扑面而来。
机制有亮点,提升委员履职成效
委员工作室建立了一个稳定、有保证的委员履职工作机制。25位委员每周五下午轮流值班,保证委员不缺席,群众来访无空档。值班委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接访群众,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不能解答的记录下来,再和其他委员商议解决办法,或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及时反映。工作室成立以来,收集的社情民意信息,提出的多篇微建议已被采纳落实,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
机制上的亮点带来履职成效非常明显。例如在帮扶烈士父母方面。烈士梁力是独生子,其父独居在老旧小区高层,年纪大,活动不便,想加装电梯,一直没有解决。委员工作室得知消息后,委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与电梯公司协调,仅用2个小时就解决加装电梯问题。在履职建言方面,在衡阳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民革党员中的22名政协委员共提交集体提案5件,个人提案25件,民革界别被评为“三好界别”,伍岳、许志杰被评为“四有委员”。多篇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及获媒体关注报道。
服务有重心,彰显工作室温度
民革界别的一大特色工作就是致力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对台交流。民革界别接待了高雄基层代表人士参访团等多个重要团体,通过深入交流,增进了解,深化认同?;镏谔ㄍ龉屎庋艏拐嚼媳旯楣世铮湟豆楦?;开展两岸寻亲,为4位台湾同胞寻到大陆亲属。民革界别的政协委员长期持续关爱抗战老兵,加强海峡两岸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祖国统一。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成为委员们与衡阳抗战老兵们的一个特殊约定,与他们共度佳节,共享团圆,增强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90多岁抗战老兵王志和房屋经常漏水,维修困难,工作室发扬优势,帮忙筹款3万多元,彻底解决老兵房屋漏水的苦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委员工作室走访慰问抗战老兵30余人次,邀请医生上门为抗战老兵、烈士父母提供医疗帮助4次,邀请法律专家登门给抗战老兵、烈士父母普及法律知识50多条;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5次,为中小企业开展专题法律培训2次,通过妇联联系调解专家帮助群众处理家庭纠纷7起;为24个乡镇98名困难高中女生“春蕾女孩”送上助学金11.76万元,为30名留守儿童赠送图书及学习用品总价值3500元;开展“送健康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为群众开展义诊义检、健康咨询,并免费发放价值8000多元的药品等。
委员工作室做到了事情有人问、倾诉有人听、难题有人帮,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委员在身边,身边有委员",让各界群众感受到政协大家庭的温暖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