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杨伟军委员:推进STEM教育高质量发展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
STEM是“一种重实践、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中小学STEM教育,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用跨学科的方法教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以学科融合的方式认识世界,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知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元认知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杨伟军看来,STEM教育是学科间有机整合与跨学科知识运用的创新教育范式,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STEM教育从2001年起在中国科技教育领域开始陆续引入,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建议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STEM教育。各省纷纷响应,出台了与STEM教育相关的指导文件,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成为小学生必修课。但是,当前的STEM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影响和制约STEM教育发展的因素。
很多学校缺乏STEM教育专用资金和所需要的各种专业设备,限制了STEM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国STEM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方案,各校STEM教育大多处于自主发展阶段,很多学校有开展STEM教育的强烈愿望,但往往走入拼盘化,以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单课程教学代替STEM、以单纯的制作活动代替STEM等误区。
大多数现任的STEM教师由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学科教师学习的都是自己专业的学科内容,平时也更注重自己所教授的单一学科能力的提升,无法满足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
杨伟军建议多方面共同努力来推进STEM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大资源投入,确保STEM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在各级财政中设立STEM教育专项经费,明确其投入比例。不断更新学校的教学设施,在教室里配置STEM学习设备。充分利用好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高校院所、博物馆、企业等社会资源,搭建学科实践活动平台,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打造STEM教育教师团队。加强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的培养,明确STEM教师的地位,制订STEM教师培养方案。高校成立STEM研究中心,要根据社会需求开设STEM教育专业或在某专业中开设相关课程,同时依托企业和社会组织机构形成共同育人的联动机制。依据中国教科院颁布的《STEM教育教师能力等级标准》,建议将STEM教师能力全员培训纳入“十四五”教师培训规划。完善STEM教育评估体系,建立合理的检查评估标准。
规范STEM教育课程。以部颁课程为主线,以跨学科的课程重构为特色,以研学旅行的社会实践课程为拓展,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于重新设计学习的系统化、项目式、特色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由教育部门统筹,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研发本土化STEM教育理念下的地方或校本课程。建立STEM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常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