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湘潭市经开区支部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活动
4月24日,民革湘潭市经开区支部携手雨五支部在湘潭市国学研究会党建共享阵地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活动,特邀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啸虎博士授课“漫谈二十四”。
刘博士从史书入手,讲述“编年”到“纪传体“的演变过程。其中突出指出,《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刘博士说“纪传体”是正史体栽的统称,纪传体通史既真实记载历史,在文字上又富有文学色彩。例举了《二十四史》中的一些文学色彩飞扬的实例(略)。
讲到,《史记》是后辈人撰写的,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是我们了解古代知识的基本依据,中国古代史书浩如烟海,又包罗万千。我们今天要了解古代的制度、经济、人物、风俗、艺术等,主要依靠的就是历史典籍。
接着还对二十四史,逐史讲解(《二十四史》,共有三千二百二十九卷,约四千七百万字。是经乾隆皇帝钦定的,合称“二十四史”)。
80余岁的高级教师余朝清老先生这样评价:刘博士的讲课有声声入耳,字字入脑入心的感觉。他的课堂语言值得我学习,也值得每一个讲师学习。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经开区支部鲁致成认为:回顾和学习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更要要学好历史学好中共党史“必修课”,从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历史,并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一次的讲座,拟邀民革党史专家,给我们讲党课、讲民革的同心共建历史。